哈萨克族民歌,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萨克族民歌,主要流传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属的伊犁州直属八县两市和塔城、阿尔泰地区,木垒、巴里坤,甘肃省的阿克塞等三个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在乌鲁木齐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的哈萨克人聚居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哈萨克族民歌有两种调式体系相融合下的混合调式,源自于人种学和族源。 萨克族民歌内容丰富、旋律热情、曲调优美、奔放粗犷,是哈萨克族人在各种喜庆节日、家庭聚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主要民间娱乐方式,代表作品主要有《玛依拉》《我的东不拉》等。哈萨克族多从事畜牧业生产,他们千百年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具有浓厚、独特而绚丽多彩的草原文化特征。哈萨克族是“歌的民族”,他们喜欢把对生活中的各种感受编成美丽的诗歌,用流利的歌声表达。哈萨克族民歌中既有欧洲音乐体系,又有蒙古利亚音乐体系;既有欧洲大小调式,又有中国五声性调式;另外还有两种调式体系相融合下的混合调式,源自于人种学和族源。哈萨克族民歌从内容上分为劳动歌曲、颂赞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和其他歌曲五类。劳动歌曲包括牧歌、狩猎歌、幼畜歌等,许多民歌以家畜、飞禽走兽和许多的野生动物为起兴的对象。颂赞歌曲主要以赞颂家乡、歌唱英雄、赞美美丽山河为题材和内容。爱情歌曲在哈萨克族民歌中占有较大比重,很多情歌用丰富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情人之间的思念、离别、愿望和懊悔的心情,赞扬了忠贞不渝而富有感情的人物。哈萨克族民歌不仅是哈萨克族人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反映社会和历史的一面镜子,集中体现了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 近年来,由于汉语盛行,哈萨克母语式微,哈萨克族民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尤其是哈萨克族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瑰宝之一——托勒傲处在面临消失、变形、失调走样的濒危状态,急需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