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就像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想出来。
即便恐婚恐育的案例在社会新闻中一次次出现,即便恐婚恐育题材的影视剧一次次被冠以“扎心”“窒息”的评价,即便年轻人把“不婚不育保平安”的口号喊到人尽皆知,但——
依旧挡不住婚姻成为当下年轻人头秃的最大原因。
那么,在步入婚姻前究竟要做足哪些准备呢?
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婚姻生活》,底下有句热评这么说:
如果你能看完并接受这部电影,就可以结婚了。
电影版《婚姻生活》/ 剧照
这部1973年的瑞典老电影,可谓是把婚姻剖析到了极致。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结过五次婚,英勇无畏的在婚姻的围城中进进出出,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全部放在了电影里,以至于电影上映之后直接在瑞典掀起了离婚潮。
最近,这部老电影被改编成了一部五集的迷你剧,虽然是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改编,但关于“婚姻”的话题永不过时。
没结婚的看了降低离婚的可能性,结婚的看了那是相当诛心啊。
《婚姻生活》
和老版相比,新版的阵容我们都更熟悉。
女主角是劳模姐杰西卡·查斯坦,男主角是在《机械姬》中表现很亮眼的奥斯卡·伊萨克。
除此之外,新版还做出了最大的改动,性转。
原作中的男女设定在新作中被彻底反转,原作中出轨的男人在新作中变成了女人。
这对看惯了影视剧中“出轨渣男”的观众来说,算是蛮新颖的观剧体验。
除了《婚姻生活》这个名字,这部剧还有另外一个剧名《婚姻场景》。
整部剧一共五集,每集之间的剧情并不是无缝衔接,而是截取了一对夫妻在几年之内的生活场景。
剧中出现的角色主要就是这对夫妻,很少有配角出现,也没有很丰富的场景变化,全靠这对夫妻在室内的大段对白撑起一部剧。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些对白很闷,那么该庆幸你还没有陷入婚姻的泥沼。
因为对踏入婚姻的人来说,这对夫妻俩在日常生活中对话的状态让人似曾相识,就连每句话之间的停顿都能让人会心一笑。
说回剧情,故事的主角是乔纳森和米拉这对夫妻。
乔纳森在大学任教,米拉在科技行业任高管。
两个人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在经济上几乎没有后顾之忧。
两个人育有一个女儿,因为米拉工作繁忙,在休完产假后育儿重任就落到了乔纳森身上,乔纳森对此欣然接受。
这听起来好像是很完美的婚姻关系了,以至于有人专门对他们进行采访咨询。
但,他们的婚姻真的很成功吗?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米拉曾说过,两个人刚开始在一起时会有新鲜感,等这种新鲜感殆尽的时候关系就很脆弱,因此需要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然而,打破这种平衡很简单,只需要验孕棒上的两道杠。
米拉年近40,在自以为不会怀孕的年纪怀孕了,如何对待这个突如其来的生命?
夫妻俩都很无措,但又很努力的在对方面前掩饰这种无措。
乔纳森把新生儿的决定权交到了米拉手里,因为“你才是承受一切的人”。
怀孕对女人的摧毁是致命性的,他曾亲眼看过怀孕对米拉造成的煎熬,明白自己永远也无法代替她受苦。
而米拉同样对此心有余悸,女儿刚出生那几年曾一度是她的梦魇,她用了好几年才让自己的人生恢复正常。
现在,要让好不容易恢复正常的人生重新失控吗?
乔纳森和米拉一致害怕这种失控,但又一致认为这种短暂失控是值得的。
就这样,他们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有意思的是,就在两个人刚刚决定留下这个孩子的时候,乔纳森的气喘犯了。
他本就有气喘的毛病,情绪激动时更容易引发气喘。
在这个时候气喘,可以理解为他过于兴奋,也可以理解为他心里紧张。
此时此刻,重要的不是他因何气喘,而是米拉认为他在这时气喘是因为心里害怕,她断定他并不想要这个孩子,于是改变主意,决定打掉这个孩子。
耐人寻味的是,乔纳森并未强烈反对这个决定。
“怀孕”的这个段落里,其实留下孩子还是打掉孩子都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在对孩子去留的商榷中,夫妻俩在看似坦诚的交流中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
乔纳森和米拉谁也没有表露过明显的留下或者打掉这个孩子的念头,两个人表示会尊重对方的想法,谨慎的斟酌着措辞,生怕对方误会自己的想法。
但是他们各自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
根本没人知道。
他们决定留下孩子,又决定打掉孩子。
这确实是他们一致做出的决定,但这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对方言行所做的决定,很难确定是不是他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两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和谐有爱,其实暗潮涌动。
以至于在手术室,米拉请求乔纳森让自己独处一会儿,在乔纳森离开后,一直强颜欢笑的她才卸下防备,哭出了声。
明明应该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但却双双不去表露真实的想法。
明明应该是共同承担的事情,但却只能在独自一人时显露自我。
米拉一个人在手术室哭泣的画面,真的太过于窒息了。
但是站在乔纳森的立场上,他已经很努力去照顾米拉的情绪,尊重米拉的想法了。
米拉当然明白这些,所以连哭泣也只能是偷偷的。
无力,可能是婚姻中最常出现的状态了。
米拉控制不住的怨恨乔纳森,心里止不住的委屈,但理智又告诉她不能去责怪乔纳森,乔纳森已经做到了最好。
她的心里天翻地覆,但乔纳森对此截然不知。
这种虚假的平衡维持了八个月,在八个月后米拉告诉乔纳森,自己爱上了别人。
她已经不开心很久了,是那个人让自己“活”了起来,她想要逃离现在的生活,只有那个人可以满足自己。
乔纳森听到这里的时候一脸莫名。
他觉得自己的婚姻很完美啊,米拉的状态也很正常啊,他完全无法理解究竟是什么时候婚姻出现了问题。
米拉看到他的反应心里更气,她纠结痛苦了八个月,而乔纳森并没有意识到她很痛苦。
乔纳森的这种“无意识”正是她痛苦的根源。
无解,可能是婚姻问题中最常出现的答案了。
米拉理直气壮的出轨,乔纳森在完全懵逼的状态下,本能的反应是要挽回她,但是他的卑躬屈膝也并没有阻止住米拉离开的脚步。
在米拉离开之后,乔纳森痛苦悲愤的哭泣,在无人的房间大肆发泄。
这一幕,和米拉堕胎前在手术室的哭泣形成了鲜明对照。
米拉不一定是真的爱上了别人,只是新欢给了她发泄情绪的出口,她把这当成了开始新生活的动力。
乔纳森在米拉离开之后,不得不一个人进行生活重建。
他在日记中进行自我剖析,从原生家庭来探讨自己性格中的懦弱和对外界的封闭,他自己深陷孤独,也给米拉带来孤独。
想明白这些,有助于他接受米拉离开自己的事实。
在亲密关系中剖析自己,靠剖析自我来重建两性关系,这是这部剧我很喜欢的一个段落。
因为不管是两个人的婚姻还是两个家庭的连接,归根结底,婚姻中还是只有自己。
同样的,这一幕在剧中也有对照。
米拉发现自己对乔纳森旧情未了的时候,曾因为乔纳森的日记而潸然泪下,试探性的想要回归婚姻。
当这种试探得不到回应,米拉在分崩离析的生活面前毫无招架之力的时候,两个人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争吵。
他们在这种争吵中露出了自己最丑陋,最歇斯底里的样子。
从对方的外貌贬低到对方的性能力,从对方的生活习惯攻击到对方的原生家庭。
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什么能触痛到对方,所以卯足了劲儿,什么话能让对方受伤就挑什么话说。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寡姐那部《婚姻故事》,两个曾经亲密的人在情绪上头时言不由衷的彼此攻击,真是如出一辙。
婚姻是一把照妖镜,照出了伴侣更照出了真实的自己,让一切的丑陋原形毕露。
因为无力,所以失去理智。
因为无解,所以相互怨憎。
婚姻最让人难过的地方大概就是,它照出了最真实的你,让你自己都纳闷自己怎么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这部剧中,乔纳森和米拉在婚姻中的权力地位形成了一个闭环,一个人离开时另一个人挽回,一个人回来后另一个人拒绝。
但不管婚姻处于怎样的权力拉扯,两个人都无意识的被迫的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狰狞一面。
看完这部剧,如果你能接受他们完全失控的自我——
那么恭喜你,可以结婚了。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