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关于逻辑的漫谈
emmy


級別:天使 ( 14 )
發帖:26362
威望:489 點
金錢:10510 USD
貢獻:2928888 點
註冊:2012-09-29

关于逻辑的漫谈

来自网络分享,感谢阅读

能看懂这篇文章的人才是真的逻辑鬼才
收录于话题#奇葩说#逻辑学#文化漫谈
[size=5][b]

2022年了,谁还在为《奇葩说》里的精彩辩论流泪?
前几天偶然在微博上刷到《奇葩说》第八季招募的消息才发现,原来距离这档综艺第一季开播已经有8年的时间了。虽说一路走来经历过许多质疑和风浪,但这档国内少有的辩论类节目还是陪伴不少人度过了周末的晚间时光,时不时在我们的泪点和痛处上戳一戳,还为无数高中生留下了写作文可以引用的金句。

实际上,《奇葩说》爆火的背后,也蕴藏着我们对生活中不讲逻辑的“杠精”“二极管”的无奈和对复杂问题达成理解、共识的追求。

我们需要一个平等对话的空间,互联网在不断开拓这种可能性的同时,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愈发戾气横生,但凡微博评论数超过100,下方必有骂战。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连心平气和、有逻辑地讲话都变成了一种奢侈?

面对层出不穷的杠精言论,许多网友总结出了其中的逻辑谬误,在此小北也想向大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杠精逻辑”:

第一种大致可以概括成“你发癫,别人问地你答天”式逻辑,具体表现为你说芒果好吃,他说草莓怎么招你惹你了;

第二种可以叫做“你考虑过非洲的孩子吗”式逻辑,具体表现为你说芒果好吃,他说你知道有多少贫困山区的人连饭都吃不饱你还有脸在这里吃芒果有这个钱怎么不去为社会做贡献;

第三种可以叫做“你行你上我反正不上”式逻辑,具体表现为你说某件事情有不公之处,他说你这么能怎么不去解放全人类。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不讲逻辑的奇怪发言,我们一边对杠精的存在表示愤慨,另一边也要在自己发言时小心翼翼,生怕引发一场评论区的血雨腥风。

于是,越来越多人抱着避免“杠上开花”的想法,开始寻求培养“逻辑思维”的方法。
甚至很多小朋友也抱着“学逻辑”的思路摩拳擦掌准备加入辩论队。

曾经的小北也产生过这样单纯的想法,以为辩论和逻辑就是一回事,带着七季《奇葩说》一集不落全部看完后的信心,坚定地选了一门逻辑学课。

选课前的我:今天我就要做那个打破“文科生逻辑差”刻板印象的人。
选课后的我:信女愿学一年高数D换来世再不上一节逻辑课。

妈妈,我被骗了!
辩论和逻辑学真的好不一样啊!
从词源上说,“逻辑”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个希腊词,“逻各斯”(logos),它有多种含义,而在现代汉语中,“逻辑”同样也是个多义词。

当我们在说,“某某辩手有很强的逻辑”时,往往是从辩论技巧或批判性思维这个角度在谈,这些并非和逻辑学所说的逻辑知识一模一样,只能说是不咋相关。

逻辑学起源于哲学,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逻辑学作为有效的论证工具被使用;它进一步成熟于数学,研究数学背后做的最基本假设,让数学变得更加严格,可以被看作研究数学本身的数学,而所谓“辩论”的关注点往往与逻辑学中的谬误有关,只是随着现代数理逻辑的兴起,逻辑学的这一部分已经逐渐退居幕后了。

大多数人对逻辑学最大的误解或许就在于“学好逻辑吵架就能赢”,对此我认为:

吵架能不能赢不知道,数学应该还是会有进步的。


逻辑学类似学科界的香菜,虽然提起各大学科不会第一个想到它,但它绝对在学术界占据独特的位置,并且关于它的评价二元分化相当严重,简单来说就是:能get到的人爱得死去活来,get不到的人被折磨得死去活来。

所以,很多时候听逻辑学的课程,都好像在和老师“跨服聊天”——无数次课堂上,曾含泪感慨:“简单点,说话的方式能不能简单点。”

老师表示:“没错啊,一句话被符号化之后难道不是变得更简单、更清楚明白了吗?”

而被各种比数学公式还难符号折磨的心力交瘁的小北,恨不得冲上喜马拉雅山之巅,跪倒在山顶并用三井寿的语气呐喊:“教练,我想看汉字,我不想学符号啊!人类发明了语言不就是要使用它吗!?”

不过,吐槽归吐槽,逻辑学其实是一本非常有魅力的学科。

而经典逻辑的魅力和可怕之处恰恰在于同一点,即一种对于语言精确性的追求。

进入逻辑学的课堂,你往往会惊讶于黑板上一连串符号和字母组成的诡异公式,那其实是把日常语言抽象后留下的框架,在逻辑学中被称作“推理形式”。

就是这种形式化后的推理承载了逻辑学家们追求语言准确性的野心,也劝退了许多想要一探究竟的人。

但或许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思维始于疑惑和惊奇”。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产生了好奇,逻辑学才应运而生,抱着一种求知求真的态度走入逻辑语言当中,每个人也都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疑惑和惊奇。

01
“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提起逻辑学,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位天花板级别的人物——他,是西方逻辑学的鼻祖;他,仅凭一人之力就写出数篇令哲学系学生头痛不已的著作。翻开哲学史的课本,有他;翻开生物学课本,有他;翻开逻辑学课本,怎么还是有他!!

《范畴篇》中,他开创了命题的主谓式逻辑分析,《前分析篇》则系统性阐述了他的推理理论,以看似简单的三段论为无数人挖下大坑。

他用最简单的推理形式告诉我们最深刻的道理:没错,哪怕只说三句话都可能犯逻辑错误。他,就是古希腊文明开出的一朵奇葩,西方逻辑学之父,亚里士多德。

谈及三段论,有人可能会说:“太简单了,不就是从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吗?要是我早生个几千年说不定发现它的人就不是亚里士多德了。”

对此,小北仅代表亚氏进行灵魂发问:你知道三段论并不只有“人是会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这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吗?你知道说三句话想要不出错还得遵守一堆规则吗?你知道三段论居然有256个可能的式吗?

实际上,要想把三段论讲清楚,得先从亚里士多德创立的词项逻辑开始谈起。词项逻辑研究的是直言命题,也就是一个简单的主谓式命题,它以“(量项)+主项+(联项)+谓项”为基本结构,比如“(所有)人是会死的”这句直言命题中,主项是“人”、谓项是“会死的”,并且省略了量项“所有”。

在理解了什么是直言命题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正式进入三段论的世界。

所谓三段论,就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直言命题连接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其中,前两个是前提,最后一个是结论,结论的主项叫“小项”(用S表示),含有小项的前提为小前提;结论的谓项叫做“大项”(用P表示),含有大项的前提则是大前提;两个前提共有的词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

在上面举到的例子中,“苏格拉底”是小项,“会死的”是大项,“人”是中项,相应地便有大前提“人是会死的”、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和结论“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看到这里,是不是我们就知道了什么是三段论呢?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距离完全理解他的逻辑学也就差了“亿点点”吧。

由于量项的不同,直言命题可以被简单地分为:全称肯定命题(所有都是)、全称否定命题(所有都不是)、特称肯定命题(有的是)、特称否定命题(有的不是),以此为分类标准,三段论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就有了4×4×4种可能的排列组合方式;而根据中项在前提中的不同位置,三段论还能再分成四种不同的格,因此最终三段论就一共有了4×4×4×4=256个可能的式。这些可能的三段论式并非全部有效,也就是未必能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这也正是看似简单的三段论背后的“深坑”所在,我们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逻辑错误。

三段论中最常见的一种错误就是“四词项错误”,也就是大、小前提的中项看似相同,实际表达着两个不同的概念。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当妈妈劝孩子去上补习班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人都去上了,你也去听听呗”,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背后的逻辑转换成三段论:

大前提:班上的同学都去上补习班
小前提:你也是班上的同学
结论:你也去上补习班

但实际上,大前提中的“班上的同学”指的是抽象的集体概念,而小前提中指的则是特定的个体,所以这种劝说本身是存在逻辑问题的。(小北贴心提醒:我也不知道这个推理成不成立,建议实际生活中不要轻易尝试反驳)

除了这种错误之外,其实想要得到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还需遵守不少规则,这些无不向我们表明:想说句没毛病的话,还真没那么简单。

逻辑学课堂上,老师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形容三段论的简约和精致,但我想,“论证虽小,坑却不少”可能也揭示出这只三段论麻雀的另一面吧。

02
中国人没逻辑?
这句话本身就不讲逻辑
无论在学术界还是生活中,“中国缺少逻辑学根基”“中国人逻辑差”的刻板印象一直存在,而面对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杠精发言,连我们自己也对每个人基本的逻辑素养产生了怀疑。

实际上,虽然我们在现代逻辑教育上的确与西方存在一些差距,但无可否认的是,几乎与古希腊同一时期,逻辑学就已经在古老的中国酝酿生根,并立刻进入蓬勃生长阶段。

先秦时期的逻辑学是中国逻辑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其中有许多学派尤其是名家和墨家讨论了许多与逻辑有关的问题,《墨经》更是建构了一个以名、辞、说、辩为主要内容的逻辑学体系,使中国逻辑成为世界逻辑发展的三大源流之一。


《墨经》是后期墨家的创作,关于“名”的讨论就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概念”,种类包括达名、类名、私名、形貌之名和非形貌之名等;“辞”则相当于逻辑学中常说的“命题”,并区分出了直言命题(“合”)、假言命题(“假”)、全称命题(“尽”)、特称命题(“或”)等不同的命题类别,可见,西方逻辑学涉及到的讨论,中国逻辑学同样有涉猎。

《墨经》的主要关注点在于“说”和“辩”,前者指的是提出理由论据来论证某个论题,后者则有辩论之意,通过辩来明是非、察同异,其原则包括“以类取,以类与”(依照类去选取理由并推出结论)、“推己及人”、不矛盾律等。

不仅如此,墨家同样还注重对悖论的研究,提出了诸如“言尽悖”“不知类”等存在矛盾的多种推理。

除了墨家外,以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同样是我国古代逻辑学的一个重要阵地,正名理论是其学术思想的核心:“名”是否“正”,关键在“彼此”二字,“谓彼”时要“唯乎彼”,“谓此”时要“唯乎此”,这背后的实质是逻辑学中著名的同一律。

以“正名”为基础,公孙龙提出了著名的“白马非马”和“坚白之辩”。有人认为这是诡辩之术,也有人认为这是早期逻辑学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思考,但无论如何,这种正名思想所体现出的逻辑色彩都不容忽视。

03
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
悖论是逻辑学中光彩夺目的部分,也是能激发逻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以及普通大众兴趣的话题,它虽然看似荒谬、违反常理,但却似乎论证缜密、无从反驳,也正是因此,悖论吸引无数人拿起笔,一头扎入了逻辑学的世界。

“悖论”是指荒谬的理论,或自相矛盾的命题。实际上,在长达几千年的研究过程中,悖论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冠以“悖论”之名的各种语句或推论差异极大,基本可以分为语形悖论、语义悖论、语用悖论三类。

著名的“罗素悖论”就是语形悖论的代表,这一类悖论不涉及内容,只与元素、类等数学概念相关,只出现于数学中。

比如说一个有意思的“说谎者悖论”,这是最早也是最典型的语义悖论,语义悖论通常与一些心理的或语义的概念相关,源自于心理学或认识论中关于意义、指称、断定等概念的含混。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克里特岛人埃匹门尼德说:“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从这句话真可推出它假,但从这句话假只能推出它可能真,也就是说,这句话是真的当且仅当它是假的,如此就产生了悖论。

语用悖论则与语境和认知主体及其背景知识有关,也可以称作认知悖论,早在柏拉图作品《美诺篇》中就涉及了这类悖论。美诺在和苏格拉底交谈时中提出这样一种观点:一个人既不能研究他所知道的东西,因为他已经知道它了,所以就无需研究;他也不能研究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因为他还不知道要研究的是什么。所以,研究是不可能进行的。

虽然吐槽了一些和逻辑有关的内容,但小北相信,“做个有逻辑的人”,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追求和对自己的期待。

如果将逻辑学拟人化,他可能会是一个像《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一样的人物。有谁都无法动摇的极强的原则性,不断筛选能够接近自己的人,这些特点注定了他将不会受到所有人的喜爱。

就像一个讲道理、讲逻辑的人总是会被认为“钻牛角尖”、“固执”;只有很少人与他惺惺相惜,但世界无论如何不能缺少像这样的人物,因为没有了他们,世界将变成一个更加无趣、模糊不清、充满流俗观点的世界。

就如同《生活大爆炸》中说的那样:“Smart is the new sexy”。在一板一眼的符号化语言、对有效性近乎苛刻的追求背后,逻辑学也流露出一丝独属于它自身的魅力吧。

-End-



赞(1)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3-24 09:32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1-10 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