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会看到一个词:苦撑。 云南的边关小城,医疗资源吃紧,苦撑了两年多。上海的诸多小区,解封遥遥无期,还得苦撑下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苦撑成了一种常态,我们过着我们不愿意过的日子,等待着别人的救赎。这让Sir想起,疫情已经开始两年多了,我们有接近一半的时间都被困在自己的房子里。感到胸闷,感到无法呼吸,焦虑,总是源源不断地侵袭而来。“自在地活着”这句话,离我们已逐渐远去。 也是凑巧,Sir适时地看到了一部纪录片。先看看豆瓣短评:“好久没有在影院哭过了。”“这部片子太美了。”“语言竟如此苍白。”“一部突然被震撼的电影。”......什么样的电影能让几千人给它打出9.3的高分?Sir先是疑惑,后是释怀。可能,这是疫情期间,最适合治愈焦虑,让你振作起来的作品。更可能,这是在孤困之中,可以让人重新审视人生,看待未来的佳片。 登山家The Alpinist 《登山家》是一部纪录片。这些年关于登山的纪录片很多,比如2015年的《攀登梅鲁峰》、2017年的《黎明墙》、2018年的《徒手攀岩》,都大受欢迎。其中《攀登梅鲁峰》的导演再接再厉拍了《泰国洞穴救援》和《徒手攀岩》,后者甚至拿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而《黎明墙》的导演,则拍了本片,《登山家》。那么,这么多登山的纪录片,为什么Sir要专挑这一部来说?不是因为它够新,而是够特别。对Sir来说,这部电影就像打开了一个魔盒,让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居然还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超级牛人。他足够自由、足够传奇,甚至,他仅仅二十来岁。而奇异的是,这样的牛人,在此之前,我们竟然一无所知。 01起身独立向荒原 男主角马克正在攀爬一座冰山。加拿大的落基山脉,天寒地冻,冰瀑布刚刚结成。 我们之前见识过不少登山的场景,最常见的,比如用绳索固定在岩石上,可以适当地保护自己的安全。最危险的,则是徒手攀岩,轻装上阵,一个失误便丧命。而相较历经千年形成的岩石,徒手攀爬冰山,则更危险。只需太阳稍一露面,冰水中就会多一具尸体。半空中,马克伸手去抓住一个石块。忽然间,石块掉落,顺着峭壁直坠下去。 Sir心头一惊,然而马克却没有丝毫的惊慌,他顺着岩石横移过来,终于找到了向上的途径。心理素质之高,简直惊人。这是《登山家》中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场景,但也是我们认识马克最直观的场景。是的,这是一个几乎可以称之为天才型的登山家。 故事的开头,当导演彼得·莫蒂默带着崇拜和好奇找到马克时,马克也不过才是个23岁的愣头小青年。羞涩,而且社恐。他不适应拍摄时的打光,不适应自我介绍,更不适应被关注。他觉得,登山就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如果有人跟着拍摄,那就不纯粹了。 甚至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说,他就是个脱离现代社会的“野人”。其他同好有家有业,收拾干净回去就是个城里人。可马克的全部都在山脚下。除了登山设备,他没有财产,住在楼梯井,也不在乎吃穿,生活被压缩到最简。 △ 哈哈,马克真的是个邋遢鬼 甚至完全离得开手机,也不上网冲浪。为什么不用手机?“以前是有手机的,有一次把它装在烟熏鲑鱼的袋子里,然后被野狐偷走了......”这种“野人”式的生活也让整个摄制组大为头疼。马克说自己有三大原则:一、不带通讯工具,尽管在关键时能救命。二、不做路线预演,无准备面对任何情况。三、不与他人同行,独自完成登山全过程。所以,拍摄的过程,小马经常玩消失。导演组能在全世界登山爱好者的推特里看到他,就是没法捕捉他这个大活人。 一会在苏格兰,一会和人家在巴芬岛玩雪橇,像集邮一样,他在全世界的险峰,打卡独自攀登。而后,最劲爆的消息传来,小马一个人爬上了罗伯森山的帝王壁。这山听名字,就知道地位在哪了。它是落基山脉的最高峰,有3953米之高,那里住着冰川、裂缝、雪崩三座大神,是神话中的目的地。 导演组炸了,逼问他,你咋不跟我们说呢?电话那头:你们来了,不就不是独攀了?真是个“怪人”,但却怪得可爱。但或许就是这样的怪人,才能够创造奇迹。马克声名鹊起的第一站,是当地难度最大的“大墙线路”,只有一个粉袋,徒手攀登近乎垂直的1000米山体。 这种危险级别,是不讲求速度的。可刚出道的小马却是个“狠人”,一下就破了导演上部纪录片《徒手攀岩》的主角亚历克斯的记录。(亚历克斯一下来了斗志,又大幅度创下新纪录)而后,他陆续徒手攀爬了斯坦利陡壁、阿尔卑斯山峭壁、托瑞·艾格峰、帝王壁……这些公认最难攀爬的山峰。 然而最有意思的是,这些让圈子沸腾的新闻,这些超越历史的成果,小马根本不在乎有没有人知道。他只在乎自己的体验,自己面对这座山,和它同呼吸时的感觉。对他的不放心上,导演彼得也惊了,早早抛出了那个终极问题:“你为什么爬山?”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曾在1923年,对此留下名言:因为山就在那。马克的答案很简单: 当我徒手攀岩时我真的不想觉得我在强迫自己我不喜欢感觉自己在做一些紧张和可怕的事情我更多的只是为了休闲乐趣去冒险并且,四处游荡 简言之,Just for fun!他是个不怕死的傻子吗?他不想出名被人崇拜吗?他真的没有舍不得的人和事吗?一连串的问题袭来,给Sir一整个震撼住了。当然不是,攀岩运动,可不只是蛮干,需要极高的智慧、感受、精神力量。马克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可也许,他只是想要起身,独立面向荒原。 02野人也有爱 在海拔数千米的雪山,夜风肆虐,只有一点灯光,像星一样闪烁。在这里,说“想要飞回你身边”,应该是登山人最极致的浪漫了。马克就这么干了。他在暴雪包裹的帐篷里录了个视频,表达对女友的想念。他要去攀爬从未有人成功过的艾格峰。在马克的故事里,女友和妈妈这两位女性往往被人津津乐道。马克之所以成为马克,与她们密不可分。小时候,马克被诊出“儿童多动症”,这导致他不能长时间安坐,也很难适应常规的教育环境。于是,妈妈把他接回了家,自己教育。除了该有的文化课,二人把更多时间,投入大自然。妈妈的教育理念是: 如果你小时候从来没有自由地去冒点小险你绝不会真正了解自己是谁 年幼的马克,爱上了各类探险故事,妈妈鼓励他的兴趣,就给他看了更多的书。就是其中一个故事,震撼了他:“在积满雪的山峰,几个人用冰镐攀爬,我说不清楚,那真的......很勇敢。”“我深受那些登山者的鼓舞,决定成为登山者。”马克也不是生下来,就比别人更会爬山,为了练习,他也吃苦,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热念一直没熄。当他长大后,也是妈妈鼓励他: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登山者,那还等什么呢? 这是什么神仙故事啊。Sir小时候看了《舒克和贝塔》,也疯狂痴迷过长大后开飞机,可早早近视,现在盯着电脑写马克的故事。而女友呢?一个最直接的事实是,从最早在斯阔米什,女友布雷特就陪伴在马克身边。 她不在意这个“野人”有多笨拙,不在意生活简陋,因为他们都爱登山,她爱的就是他这个人。他们一起吃泡面,野外住帐篷,也一起去世界的角落冒险,去不可企及的高度看风景。甚至更年轻时,小马也曾沉沦,险些成为瘾君子。小布把他拖出了毒潭,给了他一束光,告诉他登山才是真实的体验。 可以看出来,虽然集齐了野人、狠人、怪人的三大特质,马克却是个在爱中长大的年轻人。但最爱马克的两人,也面对最深的矛盾:不愿阻止他的自由,却比他更忧心这自由的危险。那么,马克面对危险的态度到底是什么呢?艾格峰脚下的查尔腾镇,马克和当地人成了朋友。这段时间,他生活在这里,一起烤肉,玩吉他,参加家庭聚会,这也是经历很重要的一环。 面对那座令人畏惧的高山,他看上去和往日没有太多不同,只是做着准备,观察天气。出发的当天,摄影师问,你会吃点什么?这个年轻人,终于给了我们一点期待的“真实”反应:“我不想搞得太凄凉或宿命论,但每一次都可能是最后一次,所以你要感激你喜欢的东西。”然后吃了个巧克力蛋糕!果然——艾格峰远比想象中冷血恐怖。大量的积雪,提高了雪崩发生的概率。怪异嶙峋的山体,也让进度比预期慢了不少。 小马在平缓处,搭帐篷撑过了一夜。于是,夜雪山遥寄爱意的感人名场面出现了:镜头逐渐拉远,这个高度,鸟兽已经绝迹,马克是如此广阔的一方世界里,唯一的生命。他的生命和爱,也像灯光一样,虽然微弱,却顽强地跳跃着。 这夜,暴风雪突然袭来,凌乱的雪泼洒着,突然镜头一黑。但万幸,第二天的阳光出现时,马克还活着。他不得不原路下山,虽然还有四个坡段就能登顶。所有人如释重负,虽然失败,但还活着,这已经是奇迹。Sir也觉得,可以了吧!是我我真回家了!但马克只是说:没想到这次有点累。于是第二日,他更加轻装简行,也终于,如愿登顶。 是的,每次惊险之后都会是加倍的珍惜。在马克的话语中你也会经常听到“感激”和“珍惜”这样的词语。尽管,他所做的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事情,尽管,他随时可能粉身碎骨。所以回到上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明知可能没有明天还会毅然爬山?Sir觉得,很大的原因,就是自由。 只有在攀登的过程中,他才能感受到自己活着,而只有在母亲和女友的鼓励下,他才会认识到什么才是自由。因为自由,才是活着。因为自由,才懂珍惜。 03垂直活着,水平留恋着 一个最不忍直视的数字是,这些登山者,有一大半,都会死于登山的过程中。在纪录片中,有好几位叔叔伯伯辈的,还有几个爷爷辈的出镜,他们就是当年的“马克”。可还有很多马克,也曾是征服群山的传奇,最后却消失在世界上某个不知名的谷底。 而最让人扼腕的是。在纪录片拍摄行将结束的时候,马克完成了一次普通的攀登,却在回程路上,消失了踪迹。这次没有奇迹,他和他的伙伴消失在白雪茫茫里,再也没有归来。传奇终结,只有25岁。在葬礼上,全世界登山爱好者,来到他的家乡斯阔米什纪念。母亲登台,她强抑伤痛,努力笑着说:“我们都知道,养育孩子是件辛苦的事,但我感激,至少上天恩典,让我理解我的孩子。”“而不是阻挡他对群山的热爱。” 这句话,多少父母都说不出来。马克也曾上过学,如你所猜的那样,他不会是个好学生。而母亲对他采取的措施,不是说要他去努力适应这个社会,符合这个社会的规则要求。而是尽可能地,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马克热爱自然,于是便让他亲近自然,结果是,只有在自然中,只有高处的那个目标,才能让他全然专注。没有更复杂难解的麻烦,只有山在和他一起呼吸。现代教育一定伴随倾轧,伴随对他人存在的感知。可马克的身上干干净净,就像没有教育的痕迹。 这也能回答开始的问题:他不怕死,不在乎出名,不会为了留恋生命而倾轧它。回看我们自己,其实很多时候,更像是平面生活的奴隶。那些自以为的升迁、勇争上游……大多只是虚无的追求。而妈妈的教育,很自然地指引马克,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谁?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吗?不知道,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更多被教育,要努力像某个别人。Sir突然想起,在《乐队的夏天》,海龟乐队的主唱李红旗,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希望大家愿意承受,身体上面的痛苦愿意承受工作上的不幸但一定要保守自己最纯真的那颗心灵魂的自由是第一自由 这与《登山家》几乎异曲同工。和“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的科特·柯本一样,马克所追求的,也是灵魂的纯粹与自由。所以即便有时候我们身不由己——明明核酸一次又一次地阴性,却不得不困在屋内,触摸不到洒下的阳光。即便有时候我们委屈求全——明明心里的世界无比宽广,却不得不困在格子间,劳劳碌碌并暗无天日。我们也不能遗忘:曾经,我们也拥有过纯粹的心。也曾对灵魂的自由无比渴望。 这恐怕就是马克们带给我们最大的力量。也是我们,可以热爱生活,并努力活下去的理由,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