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折尽梅花]终于有国产片敢碰这禁忌话题,然而,可惜了。。。。。。[28P]
本頁主題: [折尽梅花]终于有国产片敢碰这禁忌话题,然而,可惜了。。。。。。[28P]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折尽梅花


級別:風雲使者 ( 13 )
發帖:8248
威望:2064 點
金錢:4841 USD
貢獻:246449 點
註冊:2021-05-14

[折尽梅花]终于有国产片敢碰这禁忌话题,然而,可惜了。。。。。。[28P]

標題違規  禁止連續標點符號
By:Diss


许久没掀起什么水花的国产电影,终于在前段时间有了动静——



上映两天后,豆瓣开分7.5,
大部分观众给予了偏正向的反馈,故事有温度,且诚恳。

但也有观众表示,
生硬推进的剧情,部分情节的不合理,
以及末尾半小时毫无伏笔的天降剧情,看得好生突兀。

一部电影口碑的好坏自在观众心中,我们不做过多评价。

今天要聊的是,是关于这部电影最可惜的地方。



片方前期的宣传花了大笔墨在殡葬题材上,
这也是多数观众对《人生大事》的期待。

国产影视向来对死亡讳莫如深,
终于等到有导演说得出“死亡教育”一词,多少有些令人激动。



谁曾想,却是败兴而归。
看罢后,只想感叹一句:
“国产影视似乎还是不懂,如何阐释死亡教育的命题。”

01

故事并不复杂,
朱一龙饰演的莫三妹,和父亲守着一家名叫“上天堂”的殡葬铺子。



莫三妹的日常工作,
便是纳死者入棺,抬上小面包车,再送进殡仪馆,
带死者走完人生这最后几公里的路。

见过民间白事的都知道,这是民俗气息极浓重的活儿。
一如莫三妹的形象,平头、花衬衫、大裤衩,一双人字拖走天下。



殡葬行业在很多人眼里,是吃死人饭的,不大吉利,
更何况莫三妹是个刚刑满释放的,因此没少遭人白眼。
被怀疑偷盗死者财物,被嘲讽是一见尸体便围上来的狼狗,
这些不被尊重的瞬间时常发生。



他与父亲之间,
是典型的缺乏沟通式父子关系,打小便相处不来。

好一番费力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店“上天堂”的房本,
打算拆了铺子,给女友改造一家母婴店。

却发现女友已有了新欢,还怀了人家的孩子。



屋漏偏逢连夜雨,
生活本就够糟心了,竟还有意外的“惊喜”。

一个头扎丸子包,手持火尖枪的小女孩突然找上门,
扯着莫三妹的衣服让他“还自己外婆。”



女孩名叫小文,还处于不大懂事的年纪,无法理解死亡意味着什么,
看见莫三妹将外婆装入棺中带走,便以为是他把外婆抢走了。



她大闹殡仪馆,差点儿没把莫三妹的工作搅黄。

当气急的莫三妹指着殡仪馆顶棚上升起缕缕青烟的烟囱对小文吼到:
“你外婆被烧了,变成烟了,不见了。”

半知半解的小文放声大哭。



同行的人觉得小女孩可怜,便开始帮着莫三妹圆,
告诉小文外婆变成烟是去了另一个世界。

冷静下来的莫三妹也有点心软,带着几分歉意说了句:
“飘到天上,变成星星了。”



却没曾想,随口一句补救,小文当真了。

一地鸡毛的故事,
也是从这句话开始,开启了温馨的走向。

小文接受了外婆化为星星的说法,不再追问外婆的去向。



她无父无母,不受舅舅舅妈的喜爱,
便开始跟着莫三妹生活,接连帮他渡过工作上的困境。



在小文不断释出的单纯善意下,
莫三妹对她的情感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从初时的不耐烦,到会因小文误食了玻璃珠心急,
守着小文拉的大便,直到玻璃珠被排出。

一大一小的亲情,便在这些你来我往间悄然深化。



02

电影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故事走向温馨的叙述,
莫三妹与小文的亲情线成了电影近乎百分之百的主线。
那么,原本的电影主题“死亡教育”,
在《人生大事》里究竟担了怎样的角色?

从故事开端到结尾,出现了多次殡葬活动。
但每一场死亡都仿佛“走个过程”一般,
对人物和故事,几乎没起到任何推进作用。

整个故事起关键作用的,其实是小文。
不难看出,
导演想通过莫三妹与小文的情感联结,展现莫三妹的成长。
从一个社会底层的混子,到拥有真心守护的“亲人”,获得重生。



事业中第一次得到感谢与肯定,
是因为小文把一个骨灰盒画得五颜六色,
阴差阳错地,这对夫妇逝去的女儿恰好最喜欢画画;
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敬畏,
是因为小文称自己是一个“种星星的人”;



与父亲的和解,
也是靠小文一口一个甜甜的“爷爷”促成的。


莫三妹与父亲

纵观全片,你会发现,
即使剔除“死亡”这一话题,也完全不影响故事的叙述。

不信,
你可以试着将莫三妹的职业给换一换,成为一位小面馆的继承人。
在面馆即将关门时,偶遇老食客的孙女小文前来寻亲,
在一系列故事下与小文建立亲情,
在一个个食客的来来往往间发现小面馆的重要性。

你就会发现,
殡葬,不过一个达成这些事件的中介而已,
换哪个行业似乎都行。

与电影宣传时侧重的点,大相径庭。

可一部真正关于殡葬的电影似乎不该是这样的,
葬礼、死亡,才是故事暗中的主角。

好比电影《入殓师》。

《入殓师》的剧情其实非常平淡,
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在乐团解散后,带着妻子回到乡下老家生活,
为了生计再就业,意外成为一名入殓师。



与《人生大事》的不同在于,
电影中的每一次死亡,对主角的成长,
都发挥着极其直观而深刻的作用。

第一次死亡事件,
是刚刚经历乐团解散的大悟与妻子在河边放生一条章鱼,
却发现它被丢进水里后,一动不动,原来早已死去。

这只漂浮的章鱼,让大悟有了“时不我待”的感悟,
于是艰难地下了决心,放弃了繁华的都市生活,与妻子回到乡村。



悟第二次面对死亡,是他正式进行入殓仪式。
逝者的死亡过程极不体面,身体已经高度腐坏,屋内蝇虫遍地,
对于初学者大悟来说,可谓是地狱级的入殓初体验。



也是这次入殓的经历,让大悟开始怀疑一切:
怀疑自己放弃大提琴的选择,
怀疑自己是否能做入殓师的工作,
怀疑这一切是否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



于是大悟在洗澡时拼命地揉搓身体,
在妻子的身上寻找活人的气息,
在深夜拉起许就未碰的大提琴治愈自己。



就在茫然无措间,
大悟来到桥上散心,迎来了故事的第三次死亡事件——
洄游的鲑鱼。

他看见桥下的河水中,几只鲑鱼逆着水流拼命上游,
而身边不时有一两条已经死亡的同伴尸体顺流而下,
大悟不禁发出感慨:
“这些鱼真可悲啊,游上来就是为了去死。反正是死,还死得那么辛苦。”

身边的老者听闻,说到:
“它们是想回家呀,回到出生地。”



听罢老者的解释,大悟陷入思考。

拼命回到出生地产卵的鲑鱼,象征了生死一体。
生命本是一场循环,奋力地逆流而上,
是迈向死亡,也是重新走向生命。

恰逢此时,
入殓师老前辈找到大悟,带他经历了一场真正的入殓仪式。

大悟蹲坐一旁,
静静地看着前辈肃穆地将逝者一点点擦净、着衣、上妆,恢复生前的容貌。



这一场仪式后,大悟对入殓这一职业产生了敬畏;
对自己难以坚守的理想,多了一份释然。

《入殓师》的故事,便是由这样一场场死亡推动。



向死而生,才是《入殓师》真正的主题。

也是几乎所有生死、殡葬题材作品的永恒主题。

03

再回看《人生大事》,
虽然也有殡葬部分的展现,但似乎更像一种素材的堆砌。
没有灵魂,也不起作用。

整场电影看罢,
观众对死亡不会有新的理解,更不必谈知晓如何面对。
影片中对死亡唯一的阐释,便是被小文信以为真的那句:
“死者会化作天上的星星。”



诚然,这句话是美的,
也的确是一种理解死亡的方式,
但它太“浅”了。

死亡阴暗、残忍、丑陋的一面,似乎被美化了,
编织了一个只属于孩子的梦,但无法安慰清醒的大人。

只是简单一句“化为星星”,
便敷衍了每一个试图深入讨论死亡话题的角色。

自然有人会觉得,
一句哄孩子的话罢了,较真就没劲了。

可对死亡的教育,
不正是因为我们太不较真,太爱以躲避的方式去敷衍,
所以才如此匮乏吗?

同样是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主题,
动画《寻梦环游记》便是很较真的。

借墨西哥的传统亡灵节,
它缔造了一个如梦如幻的往生世界。

逝去之人能在亡灵节时,
走过由万寿菊铺就的长桥,赶回人间去探望那些挂念的人。



不是每一个亡灵都有资格回到人间,
而是需要守在上桥处的“海关人员”批准:
需人间还有人在供奉这位亡者的照片,
以照片为通行证,亡者才有资格重返人间。



当在世的所有人都不再记得他的模样,亡灵便会随之消失。



看似童话故事般的设定,暗含的却是一种对死亡深刻的理解。
“遗忘才是最终的死亡”,
看完直叫人陷入沉思,久久难以忘怀。

它告示着人们,
生命不单取决于肉体的生灭,
更多是存在于世时,
灵魂与他人灵魂的相互影响,相互碰撞;

它也告慰着人们,虽说逝者已逝,
但只要铭记在心,他便永远同我们“在一起”。



《人生大事》是可惜的,
因为它本有机会在“死亡教育”上做出文章。

但终究,它只是轻轻带过,
一句美丽的敷衍,再次巧妙地规避了这个让人讳莫如深的话题。

但小文会长大,会变老,会经历许多世事。
没有前因后果的一句“星星”又能让她信多久,
能支撑她走过多少次别离?

无人知晓。

就像无人知晓,什么时候国产影视才能学会真正直面死亡话题?

什么时候我们能不只拥有一颗美丽却缥缈的“星星”呢?





赞(37)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6-30 11:56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1-05 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