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西三子
在枯败的莲塘,一片浅水中 有一群白鹤 优雅地游动,伫立
一只,两只,三只 那是神的孩子 和人间,偶然打了个照面
咯咯,咯咯—— 整个晚上,不眠的耳内 总回旋着一种声音
杂糅在 隐约的,我五十岁的风声里
点评 这首诗让我想到了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诗歌写作何尝不是如此,从简入繁,再化繁为简,不是艺术的退步,而是阅尽天下的“返璞归真”。唯归真,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容呈现凡俗生活的诗意。
诗的第一节呈现这样一个完整的画面:莲塘、浅水、枯枝败叶,灰暗背景和优雅游动的白鹤,构成了截然鲜明的对比,并在对比中彰显白鹤的生命力,由此奠定以观察为立足点融合个体经验的想象。第二节,白鹤的高洁形象通过被喻为“神的孩子”得以强化,因为有了第一节的基础,这样的强化并不显得突兀。第三节作为第二节的延续,书写视角从视觉转到听觉,写画面和由此带动的想象给诗人的心灵震荡,至于究竟联想到了什么,诗人则把空间留给读者,自己只是通过模糊的“杂糅在/隐约的,我五十岁的风声里”给予一种时间指引,留下一条草灰蛇线,让逼仄的诗意空间得以豁然开朗。
我们愿意把这种“引而不发”理解为独辟蹊径和写作者的“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当然,也可以当成对百味杂陈的言说的“无力”。诗人的书写如果更具体和清晰一些,那可能就是另一首完全不同的诗了。
|